匠心琢玉 潜心育人 ——济源六中“琢玉”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展育人故事课例研究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提升班主任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2023年3月27日下午,济源六中“琢玉”名班主任工作室育人故事课例研究活动在智慧教室举行,济源六中副校长赵勇,德育处副主任杜青山,济源六中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首先学习了上海市复旦实验中学刘晖老师的育人故事《你,也是大自然完美的创造》,本次育人故事曾获得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典型经验称号,在刘老师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帮助学生找到人生方向的优秀教师,同时也明白了每一个生命,都是大自然赐予的礼物。
在学后研讨中,工作室成员踊跃发表观点,高二陈长奇老师认为,本次育人故事,刘晖老师以折扇为引子,引出育人故事,刘老师通过家访,找到学生兴趣点,鼓励学生参加活动多锻炼等方式让学生看到自身价值,从而培养学生自信拼搏的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最后以扇子结尾,前后呼应,结尾处升华到一定高度:每个人都是大自然完美的创造,家庭学校对孩子因材施教,相对于分数,育人才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刘莹老师认为,刘晖老师观察细致,具有探究精神(小明入学家长的表现被注意并进行探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先用道理帮小明建立自信心,再开展活动帮小明搭建平台,用实际现象帮助学生产生自我认同,增强自信)。范璞玉老师指出有目的的谈话的重要性。狄成老师认为,学校和家庭对孩子,既要严格要求更要因材施教。张敏佳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推崇赏识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一李小艳老师认为育人故事的选择要从典型事件,有教育内涵的入手,从故事中归纳和提炼教育理念,展示班主任的智慧和方法,最好还能体现自己的困惑和解决方法的途径。李静焓老师则提出育人理念要有理论有方法有实践。
赵晓津老师代表高二班主任发言,她从四个方面总结了高二班主任的理念。育人故事中,题目新颖能引起好奇心;结构上采用倒叙的方法,首尾呼应;亮点:从育人结果入手,再描述原因和过程,家校完美的结合最终产生多倍的育人效果;方法上刘晖老师采用赏识教育一步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王庆斌老师代表高一班主任发言,在育人方面,王老师认为我们应学习刘晖老师,通过观察家访等方式,充分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成长历程等基本情况,和学生多谈心,了解学生想法,拉进师生距离,从而发现学生长处和优点;故事讲述上,故事要真实,主题突出,讲述也要质朴感人。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帮助孩子和家长客观全面的自我评价,自我悦纳,挖掘自身潜能。
本次研讨还学习了第三届“领雁杯”全国新生代魅力班主任风采竞赛专家点评视频,以直观的形式帮助班主任们了解如何写出属于自己的育人故事,班主任记载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通过自己对这些故事的反思,从中总结并提炼出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育方法,能对班主任工作起到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最后,赵勇校长对活动进行总结,并指出育人故事容易出现的问题:故事不聚焦,写的太散;故事不精彩,吸引不了观众;开头30秒很重要,“30秒决成败”讲的故事不能平淡无味,不是记流水账,要有“戏剧”冲突,要有人物的内心活动;故事要精彩,不平淡无味;只讲故事,无教育理念不可取。
赵校长对育人故事提出建议:命题(标题)不太长,能体现故事眼;问题选择表述要恰当;在育人故事中做的失败的地方也有教育意义。选择的故事是具有教育内涵的典型事件,这个故事是自己教育生涯中与学生之间印象深刻,有教育意义的事件,内容能够体现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冲突处理、心理疏导、精神关怀、教育引导等;能从故事中提炼和归纳出教育理念,能反映班主任老师在解决事件时的教育思考、或化解事件后的某种收获,并能从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对别人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从中体现出了班主任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教育智慧。能根据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采用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