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水文化浸润校园 千年文脉滋养青春
济水文化浸润校园 千年文脉滋养青春
济源文旅集团金牌讲解员郭方方走进济源六中开讲济水文化
3月26日下午,济源市第六中学大会议室内济水文化图片滚动播放,130名学生代表手持《济水文化学习手册》翘首以待。随着济源文旅集团金牌讲解员郭方方老师登台,一场以"从济渎庙看济水文化"为主题的传统文化盛宴正式拉开帷幕。
千年济水:流淌在典籍中的精神图腾
"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济源名称的由来?",郭方方老师以现场小调查的形式带领学子穿越时空,了解家乡。通过遗存的明代《济渎北海庙图志碑》拓片、季度庙景区导游全景图、航拍图等,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济渎庙的今昔对比、建筑规制;结合《尚书·禹贡》《尔雅·释水》《汤诰》《左传》等典籍记载,郭老师以"三隐三现"的济水奇观为引,解读古代"四渎"崇拜的文化密码。当大屏展示济渎庙丰富的文物史料时,现场响起阵阵惊叹。
文物会说话:触摸济水文明的温度
"这是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明代木结构牌楼式建筑——清源洞府门”,“这是河南省现存最早的北宋单体木构建筑——济渎寝宫”……郭老师通过高清文物影像,带领学生们"云游"济渎庙古建筑群,感受济渎庙建筑群历史之悠久、建筑风格之多样、文物价值之珍贵。郭老师拍摄的2012年济渎庙祭水大典,更是展现了济水在历史上的祭祀级别之高、祭祀规模之大,让学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济水的历史地位,触摸济水文明的温度。
文化基因:让历史照进现实
"济水是文化之河,是精神之河。"郭老师结合当代愚公移山精神、黄河生态廊道建设,阐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话。高二(3)班王同学在课后感言中写道:"原来家门口的济渎庙竟藏着这么多文化密码,作为济源人,我深感自豪又责任在肩。"
济源六中校长魏文军表示:“古老的济水文化正以青春的姿态奔向未来。”此次活动是"行走的思政课"系列的重要实践,后续将开发《济水文化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开展古碑拓印、水系调研等研学活动,让文化遗产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生动教材。